【孔子学院支教见闻】初到巴基斯坦

发布者:马咏梅发布时间:2019-08-21浏览次数:819

 我清楚地记得,二零一八年三月八日,我提交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申请表;四月面试;五月五日,我孑然一身来到了离家三千七百多公里的“春城”——云南,开始岗前学习。八月十六日,我跨越昆仑山来到巴基斯坦。这些可爱的日子串联起来,使得我往后余生都变得熠熠生辉。

1.初到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意为“圣洁的土地”。摒弃了那些蒙蔽双眼的虚幻繁华,反而能收获最淳朴的大爱。我所在的孔子学院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旁遮普省费萨拉巴德,是巴基斯坦主要城市之一。不同于摩登城市,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浮华,有的却是充满乡土气息的静谧和温度接近半百的如火般的热情。

 在任期中,我有幸来到了我院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吉尔吉特市的喀喇昆仑国际大学教学点。这里四面环山,有变化多端的冰川,风景旖旎,空气清新,一条吉尔吉特河哺育着世世代代勤劳质朴的吉尔吉特人民,纵然使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亲切感。这番世外桃源之景使得吉尔吉特地区成为名扬四方的旅游胜地,与祖国母亲仅有昆仑山一山之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崇山峻岭、地势凶险之处,有着中巴两国筑路英雄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喀喇昆仑公路——世界上最美的公路之一,也是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当地人曾告诉我说,每次行驶在喀喇昆仑公路上,都会感谢我们的中国朋友千千万万遍。


古丝绸之路旁的喀喇昆仑公路



2.我可爱的兄弟姐妹们

 都说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还记得初到巴基斯坦,在高速公路上随处可见“Long Live China-Pakistan Friendship(中巴友谊万岁)”的横幅。一些高速公路的收费站,都不收取中国人的过路费。走在路上,会看到巴铁不住地冲你招手并会心一笑,会听到路人喃喃道“Wow, Chinese!”,并且经常会有巴铁主动簇拥而来跟中国人自拍留念。这真挚的友情,使得初到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空落落的感觉瞬间消失殆尽。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骑着摩托车去上课,不料,走到半路车子不论怎么都无法发动,检查了一番才发现油箱已是空空如也。距离教学楼还有一段距离,可是眼看着就要到上课的时间了,我们两个摩托车新晋骑手站在车子旁,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有点儿不知所措。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迎面过来两个巴铁,关切地问我们出了什么状况,是否需要帮助。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巴铁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摩托车的汽油分给了我们。巴铁的这番举动,使得我感动之词溢于言表,我们随即将随身携带着的几包中国茶叶送给了他们作为谢礼。多亏了巴铁相助,我和同事才能按时抵达教学楼。

 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有一些是本校的教师,他们追随着“汉语热”,每天伴随着朝阳来到我院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因为没有吃早饭就去上课,有一天在上课时感觉胃隐隐作痛,使得整个人面色惨白。一名家政学院的老师见状说道:“老师您哪里不舒服吗?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您去休息一下吧。”我摆了摆手,说只是小小的胃痛,没什么大碍,然后坚持着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二天,她再来上课时,给我带来了她亲手做的中国拉面,并叮嘱我说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重身体。身处异国他乡,听到如母亲一般的叮咛,一股暖流融入心房。

 有一次,一位巴方的教授问我远离家乡是否常有思乡之苦,我告诉他说,在巴基斯坦有很多巴铁犹如我的家人一般,在这里我很快乐。我时常感慨,我是如此幸运能够体验中巴真挚的友谊,正所谓“真金火炼兄弟在,海内茱萸第一花”。

 在巴基斯坦除了巴铁兄弟,还有华人姐妹,他们支持孔院的各项工作。比如在我院厨艺大赛时,当地南华饭店代表会以特约评委的身份应邀出席,给学生们作出专业的点评。此外,在筹备孔院各项文化活动时,我院教师从未停止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准备工作,经常忙到废寝忘食。南华饭店的老板得知此情况,每次孔院举行活动时,都会为孔院的老师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在我的印象之中,南华饭店的老板是南方人,不怎么爱好吃辣,于是也不会煮麻辣口味的菜,平时煮饭口味也都以清淡少盐少调料为主。但因为我们孔院的老师北方人居多,一些麻辣口味的菜肴也纷纷摆上了南华饭店的餐桌。有时候,南华饭店推出了新的菜品,也是我们孔院第一个尝鲜。逢年过节,南华饭店也会邀请我们去聚餐。有时候,老板在巴上学的女儿遇到了不会做的题,也会来请教孔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大家也会耐心地辅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华人之间同舟共济的情谊,不需多言,用心便能体会。

 

3.我的孔院大家庭

《渺小一生》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环境,却能在外面的世界找到真正的家人。”老师们衣食住行都在一起,大家彼此相互扶持,其乐融融宛如亲人一般。

 在我们孔院都是有趣的同仁。经常能看到老师们深夜备课、磨课、组织策划文化活动、设计宣传广告、学习乌尔都语的场景。大家一起见证凌晨四点的费萨拉巴德,一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老师们用诚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激情和高度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激情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依稀记得,初到孔院我的厨艺水平发挥极其不稳定,煮的米饭和粥都不是米饭和粥该有的样子,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没有烹饪的天赋,并因此而失掉信心,于是几乎每次下厨房时都只是帮助其他老师打打下手。后来,在同事们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俨然从一个小白变成了大厨,我解锁了包饺子、包汤圆、炸油条、做凉皮等一些技能。在自己的不断摸索下,学会了红烧鱼,使之成为我的成名菜。有时候大家会开玩笑说,做得一手好菜,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嫁不出去了。


孔院教师一起包饺子


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在厨房大展身手,解锁各种地方菜,做出令人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初到孔院之时,我还是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承蒙各位老师的关爱,在孔院工作了半年,我已经悄无声息地被养胖了十斤。但就算是真正的勇士也无法直面暴涨的体重,于是大家相互鼓励,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燃烧卡路里。学校的操场、羽毛球场经常会出现我们一行人的身影,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得有一次,我刚下课回家准备去旁边的大操场和大家集合锻炼身体,却因为单独一人出行被门口的保安拦住了,说女孩子不能单独出行,须有人陪同。这一切恰好被我们院长撞见了,于是院长起身陪我一同去了操场。我们绕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院长就在跑道边散步。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在我们孔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天暗下来,你们就是光。


我院教师在阿拉伯海留念


 熬夜备课、组织策划文化活动、设计宣传广告、学习中华料理,这些日常使得我迅速地成长起来。很多人都说成长残酷,恰恰相反的是,我觉得成长是这世界最最美妙的一件事——永远有希望,永远不怕输,那么多的绚烂风景,只有成长起来才能触摸得到。

 孔院这个大家庭,很朴素。我们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大家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有大家的相伴相助,不论生活带来怎样的如柠檬的酸楚,都能酿成犹如柠檬汽水味般的甘甜,变得甜润。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

 时光荏苒,我已在巴任教十一个月了。肌肤坚硬如钢铁,骨缝中刀匕,肩头上荆棘,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气势如虹倚仗屠龙的全能。感谢这次赴巴任教的机会,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人文风光,见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与此同时,对于祖国母亲的爱也因距离的拉开而愈来愈浓。

  愿时光清浅,许我晴天。愿历经千帆,归来仍少年。

 

 作者简介:

 李禹行,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年8月至今担任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